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動畫讀書會整理】偶像動畫

整理/Orc 審訂/卡滋馬

(本圖擷取自動畫)


  本次讀書會,以在前陣子蔚為風潮的「偶像動畫」為討論題材,回顧《LoveLive! Sunshine!!(LLSS)》第一話、《偶像大師(im@s)》第一話、《偶像大師 灰姑娘女孩(CG)》第三話、《Wake Up, Girls!(WUG)》第十二話B part、《BanG Dream!(邦邦)》第二季第一話B part五部動畫的片段,討論「偶像」的文化脈絡、「偶像動畫」的文法、並進行各論。




閃閃發光的物語-何謂偶像?

  中文的「偶像」有許多定義。包含距離偶像動畫最遙遠的宗教、聖像學意義上的偶像,單純的崇拜客體;抑或是如同麥可.傑克森、貓王等人,在技藝上登峰造極,而被稱為「超級巨星」的西方偶像。而光只談論日本脈絡,又得以分為兩種,一種山口百惠為代表,以距離感為賣點的「昭和玉女」型偶像;而最接近「偶像動畫」所談論的對象,則是如同早安少女組、AKB48一般的當代偶像。

  「偶像就是物語。」這是《WUG》作中之關鍵台詞。也如同《LLSS》第一話標題,少女們尋求著「キラキラ」而成為「偶像」,為了「夢想」而站上舞台並於此全力邁進、發光發熱。但實際上「物語」不唯由少女所獨佔,當少女站上了舞台,少女的物語便成為社會性的物語,藉由觀眾的參與、閱讀與詮釋,少女成為故事乘載的結構,形成「製作人」、「偶像」、「迷群」所形成的解釋共同體,偶像的物語才因而誕生、為人傳唱。以上特質在本次讀書會的觀賞作品均有相當明確的呈現,作用於故事、畫面,甚至音樂與歌詞中。

  不過或許有些人會質疑以樂團表演為主而非唱跳團體的《邦邦》作為「偶像系動畫」的合法性,但一如前述,《邦邦》的角色主要追求的並非音樂美學的極致,而是如同繁星一般、鼓動人心的「キラキラ」;並非側重音樂人的藝術家精神,也不強調音樂理念的衝突,優先談論的是少女的「努力」與「成長」。而這些少女們,最終也在LiveHouse的場域上、舞台的氣氛中,與迷群們型塑屬於她們的物語。因此「樂團」或「唱跳團體」的差異不應是區別「偶像動畫」與傳統「樂團動畫」的關鍵,強調性主題的差異可能才是造成兩者調性落差的癥結。


物語的舞台-談偶像「動畫」

  然而為何是偶像「動畫」?為何很少看到「真人偶像」展演的「偶像真人劇」?在《LLSS》第一集中,一共介紹了Aqours的9名成員;以真人演員而言,要以如此方式介角色,難度卻不如動畫簡單。這是因為動畫載體中廣泛存在「屬性符號」的,經由操作屬性符號時,便由這種大型非敘事中的屬性,拼裝組合為角色的擬像使閱聽者可以透過自身累積的文化資料庫簡單建立角色的特性臉譜,使得動畫角色容易辨識了起來(或說容易「萌」了起來)。而這種手法與消費模式之所以於《LoveLive!》之中較為明顯,原因在於其最先(前九個角色)是以「回函」創造角色的雜誌企劃。而同時,異於攝錄影像等容易受到自然隨機現象干擾的媒體,動畫作為一種完全虛構的複合文本,不具有攝像機下所造成的外延性質,因此得以達成一定程度上無雜質的「純粹性」。而純粹度高的媒體,以創作者角度,製造角色臉譜與物語是更有優勢的,即使不借助「屬性符號」等外部元素,或許就足以達成。


偶像動畫各論

  本節回到本次所挑選之五部動畫,並簡述各自的特色。《LLSS》(甚至整個《LoveLive!》系列)以學園偶像為主角,耦合了社團故事,可以說是以偶像動畫為包裝的校園青春劇;《im@s》於第一話以採訪影片為視覺要素,整合了「製作人的觀點」,《CG》第三話闡述著「舞台前與舞台後」,以及少女如何身處於物語之中,是以偶像為主題的職業故事;《邦邦》利用了Live House作為舞台的特性展露了細緻的舞台互動表現(如傳人與MC等);而《WUG》一作,因寬叔野心過大想直接論述「偶像」與「偶像團體」與避開媚宅,而刻意使角色設計較不突出且降低辨識度,但不得不說,《WUG》是本次選片中,最著重於闡述與批判「偶像的物語」的作品。

  觀看「偶像動畫」與觀看「偶像」不同,偶像動畫的敘事亦聚焦於團體內部的動態。而以題材與視角的觀點而言,《LLSS》聚焦於「偶像的行為表現」,Aqours以學校社團「學員偶像社」作為展演的場域,自我認同表現是較偏向「以偶像為志業」而「為偶像事業而活」;但在《im@s》中,偶像便確確實實的做為「職業」偶像「依靠偶像事業而活」,聚焦的便是「偶像的職業」,在此之上的是職業的、職人的自我認同;而《WUG》則聚焦於「偶像產業」,講述的是文化脈絡上共建的「偶像的物語」。在此之上,比較《LL》與《im@s》,前者傾向為校園劇,後者則成為職場劇;也因此前者是平等的社團,而後者則存在著唯一男性與主要視點的「製作人」,這般的結構又影響了現實迷群的樣態與其社會行動。


總結

  因此,偶像究竟是什麼?偶像是「物語」,是「キラキラ」的發光發熱,是乘載這些高昂事物的少女,還有STAFF與觀眾的共同參與。在如此的文化脈絡之上,「偶像動畫」便是試圖把這些美好事物自白紙上捕捉起來的小小奇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