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要發展台灣漫畫產業?還是台灣漫畫人材?—我讀《讀漫畫》 楊茹茵(小海)


漫畫是一個進入門檻相當低的娛樂。看一本漫畫,比看一場電影、玩TVGame、買一本小說都還要便宜。也是相當私密、卻又容易分享的興趣,受到最少的空間與設備制約,捷運上、廁所裡、書桌下都能翻閱。要跟同好分享的時候,它有印刷品的易攜,又有圖像傳播的迅速,你可以立即確認對方對於這部作品的感想;不需要等到對方也看完電影,也不需要等到對方攻略好一部分電玩劇情,更不需要催促對方的閱讀速度。

讀漫畫,可以讀漫畫的劇情.分鏡構成、讀漫畫家想傳遞的訊息、以及作品產出的時代背景及代表意義。李衣雲細膩地從年代與漫畫要素分析,詳述了作為文化商品的日本漫畫,有著什麼樣的演進。「創作再現了時代精神」,也因此,對日本人來說,人生每個階段愛看的、流行的漫畫,都代表了每個階段的精神。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台灣、日本在地理上相近、文化上相似、同樣朝著西洋的現代化邁進,解釋了日本漫畫在台灣的接受度之高。
日本學者岩淵功一,也曾以日本偶像劇在台灣蔚為風潮的現象為題材,提出日本與台灣「文化接近性」的解釋,認為日本偶像劇為台灣觀眾提供了一種「可操作式現實主義」的鏡射。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日本漫畫在台灣流行的原因之一。

十年前與十年後‧讀漫畫


閱讀這本「舊書裝新幀」的《讀漫畫》,十幾年來台灣動漫圈研究的種種過程,讓人歷歷在目。

*十年前與十年後的台灣動漫研究生態
現在的動漫畫閱聽環境與十多年前差別不小。九年代是台灣的動漫畫評論與研究的蓬勃發展期,也可說是當代台灣第一批的資深動漫迷積極展現的時代。在當時資訊情報鮮少的環境下,這些動漫迷透過各種管道,如原文週刊、月刊、VHSLD、架小耳朵等來獲取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之後透過文章書寫的方式,將他們對於文本作品的理解,旁徵博引,無論在數量、品質、種類上,呈現出他們對於作品的愛,也顯現出動漫文化的多元性。
不過九年代歷經著作權法的修正後,如指標性的《神奇地帶》因而停刊,消退了第一批的熱潮,但另一方面,此時學術圈也逐步接受漫畫次文化研究,李衣雲、劉平君等成為第一批動漫畫論文的社會文化、文本研究開拓者,後續學術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議題更多元。至2000年時,傻呼嚕同盟透過城邦下的藍鯨出版社出版《動漫2000》、《動漫2001》,開啟了第二波的業餘動漫畫研究熱潮,動漫「科普」書籍藉同盟筆鋒,在數年間擴散到更多層面的讀者,可以說2000年開始的10年,動漫畫更為大眾接受,學術圈亦百家齊放,各種學門無不與動漫畫結合,政府也追趕潮流、提倡動漫畫。
2002年蕭湘文綜整了漫畫的傳播研究,出版《漫畫研究》一書,承先啟後、見證了十年前與十年後台灣動漫畫研究的一些結構性改變。2002年之前,研究動漫畫者,潛藏反動、亟欲改變歧視的動機,也因此學術論文、業餘動漫研究、評論,都帶著青年馬克思的理想性,發表者都可自成一格,每篇文章似乎皆為典範。但2002年之後,寬頻網路普及後雖然言論更自由與大鳴大放,但檯面上的動漫畫評論似乎只剩下傻呼嚕同盟;動漫畫深入各學門後,在研究的持續性上,學術的能見度似乎只見陳仲偉而已。或許一部分學術研究者如陳仲偉的《動漫講堂》所述,是挑自己興趣與指導教授不懂之領域好過而做,但更能理解的是他們較不具前期研究者、評論人的熱切性、急迫感,反而利己的感覺更深,也因此雖然這些人多如牛毛,卻無更深一層的發展性。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聲優] 101FS VAD N03


時間: 10/4(四) 六點半

地點: 活大239(社辦)

番組: 冰菓#15


安安這裡是選片選到最後私心作祟的組長HANA



「神山高中的文化祭在大家期待下終於開始了!

 然而卻有許多社團的社內物遭竊?!

 怪盜自稱"十文字"
 
  還留下了犯罪聲明?!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活大239
 
   
 準時6:30開組!!


 
 總之 , 我很好奇 !!

[教學] 10/2 教學組 幾何方體與透視


哈囉!!

明天又到了晚上的教學組了

這週的主題是幾何方體與透視


雖然是很單純的東西

但是這基礎要精還得花上不少功夫

上過這次的社課後包你以後再也不敢小看方體的重要性

正因為它簡單要畫好才不容易


上課時間是10/2號晚上六點半  一活103


下週會正式開始進入人體主題

順便提醒一下


本週週五是社團迎新

歡迎大家踴躍參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