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本「舊書裝新幀」的《讀漫畫》,十幾年來台灣動漫圈研究的種種過程,讓人歷歷在目。
*十年前與十年後的台灣動漫研究生態
現在的動漫畫閱聽環境與十多年前差別不小。九○年代是台灣的動漫畫評論與研究的蓬勃發展期,也可說是當代台灣第一批的資深動漫迷積極展現的時代。在當時資訊情報鮮少的環境下,這些動漫迷透過各種管道,如原文週刊、月刊、VHS、LD、架小耳朵等來獲取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之後透過文章書寫的方式,將他們對於文本作品的理解,旁徵博引,無論在數量、品質、種類上,呈現出他們對於作品的愛,也顯現出動漫文化的多元性。
不過九○年代歷經著作權法的修正後,如指標性的《神奇地帶》因而停刊,消退了第一批的熱潮,但另一方面,此時學術圈也逐步接受漫畫次文化研究,李衣雲、劉平君等成為第一批動漫畫論文的社會文化、文本研究開拓者,後續學術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議題更多元。至2000年時,傻呼嚕同盟透過城邦下的藍鯨出版社出版《動漫2000》、《動漫2001》,開啟了第二波的業餘動漫畫研究熱潮,動漫「科普」書籍藉同盟筆鋒,在數年間擴散到更多層面的讀者,可以說2000年開始的10年,動漫畫更為大眾接受,學術圈亦百家齊放,各種學門無不與動漫畫結合,政府也追趕潮流、提倡動漫畫。
2002年蕭湘文綜整了漫畫的傳播研究,出版《漫畫研究》一書,承先啟後、見證了十年前與十年後台灣動漫畫研究的一些結構性改變。2002年之前,研究動漫畫者,潛藏反動、亟欲改變歧視的動機,也因此學術論文、業餘動漫研究、評論,都帶著青年馬克思的理想性,發表者都可自成一格,每篇文章似乎皆為典範。但2002年之後,寬頻網路普及後雖然言論更自由與大鳴大放,但檯面上的動漫畫評論似乎只剩下傻呼嚕同盟;動漫畫深入各學門後,在研究的持續性上,學術的能見度似乎只見陳仲偉而已。或許一部分學術研究者如陳仲偉的《動漫講堂》所述,是挑自己興趣與指導教授不懂之領域好過而做,但更能理解的是他們較不具前期研究者、評論人的熱切性、急迫感,反而利己的感覺更深,也因此雖然這些人多如牛毛,卻無更深一層的發展性。
*讀漫畫的觀看重點
《讀漫畫》的前身《私と漫畫の同居物語》,和「漫畫博士」洪德麟的《台灣漫畫四十年》內所研究的斷代性,除了對於後續十年來台灣漫畫的社會學、傳播、文化研究有貢獻外,也是前述的第一代學術型漫畫研究的指標性讀本。
對於《讀漫畫》的新讀者而言,可以初步理解漫畫文化理論、漫畫迷成長過程,搭配漫畫文本的解析、漫畫產業的發展等內容。對於舊讀者而言,不妨將本書當作是更易讀的研究讀本,例如新增的專訪內容對於第一代動漫評論、研究者在大學校園內外成立動漫社團、同人誌社團的始末有更多的交代之外,也補充了一些這十年來台灣動漫圈的改變與影響,稍能補完整體之脈絡。
《讀漫畫》也再度澄清了這十年來逐漸被大眾傳媒關注的「御宅族」一詞。在前書的脈絡上,將Otaku、繭居型新人類、動漫迷的組成結為一體,除了當時在譯名上的錯置性,也讓圈內如陳仲偉等支持Otaku正面形象的研究者,不表贊同。在本書中,即將直接指涉的譯詞去除而避免爭議,只是對於「御宅」的繭居型態,作者仍藉由舒茲的理論說明動漫迷不可避免的一種面向。但我認為這仍是負責任、不譁眾取寵的主張,也強調著作者的主體性。
*讀後的超越
這十年來台灣動漫研究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斷裂與意見的獨尊性。作者由於求學而離開、缺席了台灣動漫圈數年,然而這幾年不斷地從課程、研習會、講座等活動中復歸,也更可期待她日後的產出。
讀者一方面可以當作歡愉的讀者,從接受出發;另一方面,就是當狂喜的讀者,具備解釋與再創造的能力,也就是不斷的武裝自己,羽毛豐裕之後站上舞台。我想這應該是作者樂見動漫圈蓬勃發展之事吧。
余曜成
臺大智活中心專案經理、動漫文化觀察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